首页 > 皮肤性病科

接触性皮炎起水疱怎么办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接触性皮炎起水疱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尹慧
尹慧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任医师
接触性皮炎起水疱,红肿明显的,可做冷湿敷,将3%的硼酸溶液放在冰箱冷藏后,敷在水疱部位。也可以选择1:2的醋酸铝溶液或者是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收敛、消肿、消炎、抗菌的功效,能促进水疱吸收,还能防止感染。每次湿敷时间不能过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湿敷2~3次,待水疱吸收,消肿后要停止湿敷。然后涂抹糖皮质激素类软膏,比如曲安奈德软膏、莫米松软膏等,或者用松馏油膏、黑豆馏油膏、氧化锌油膏等。如果水疱破裂有感染的迹象或者是脓性分泌物,可同时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者是红霉素软膏。另外,要口服抗组胺药物,比如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淋病潜伏期能查出来吗

淋病潜伏期可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查出来,检测方法包括尿液检测、分泌物涂片检查、核酸扩增技术等。 1、尿液检测:淋病潜伏期可通过尿液检测发现病原体,这种方法无创且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筛查。尿液样本收集后,实验室通过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淋球菌DNA,准确率较高。 2、分泌物涂片检查:男性患者可通过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女性患者可通过宫颈分泌物涂片检查,直接观察淋球菌的存在。这种方法快速但准确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 3、核酸扩增技术:PCR技术是检测淋病的金标准,可在潜伏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淋球菌D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该方法适用于早期诊断和确认感染。 4、培养法:通过将分泌物样本接种在特定培养基上,观察淋球菌的生长情况。培养法虽然耗时较长,但能提供确切的病原体鉴定结果,适用于确诊和治疗监测。 5、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水平,间接判断是否存在淋球菌感染。这种方法适用于慢性或反复感染的患者,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 日常生活中,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是预防淋病的关键。定期进行性病筛查,尤其是高风险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