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脚跟骨骨折拆石膏后怎样锻炼走路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脚跟骨骨折拆石膏后怎样锻炼走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脚跟骨骨折拆石膏后可通过被动关节活动、部分负重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方式逐步恢复行走功能。康复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循序渐进。

1、被动关节活动

拆除石膏初期需进行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由他人辅助或借助弹力带缓慢牵拉跟腱,防止关节僵硬。每日3-4组,每组10-15次,动作幅度以无痛为限。此阶段应避免主动负重,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局部软组织恢复。

2、部分负重训练

骨折愈合稳定后开始拄拐部分负重,初始承重不超过体重的20%-30%,使用助行器或双拐分散压力。2-3周后逐渐增加至50%负重,通过足底压力检测仪监测分布情况。训练时保持躯干直立,步幅缩短,行走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3、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练习从扶墙维持10秒开始,逐步过渡到平衡垫训练。采用波速球或平衡板进行重心转移练习,增强本体感觉。训练中出现肿胀需立即冰敷,次日减轻训练强度。建议每日2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

4、步态训练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步态矫正,使用平行杠练习足跟-足尖滚动式着地。初期步速保持0.3-0.5米/秒,通过镜子观察步态对称性。可穿戴足弓支撑鞋垫纠正代偿性跛行,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肌肉萎缩。

5、肌肉力量训练

采用抗阻弹力带进行小腿三头肌离心训练,坐位提踵每组12-15次。逐步加入台阶边缘下降练习,高度从5厘米开始递增。水中步行训练可利用浮力减轻负荷,每周2-3次,水温保持30-32℃为宜。

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痂生长情况,补钙应持续至骨折后6个月。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每日步行总量控制在3000步以内,避免跳跃、奔跑等冲击性动作。夜间睡眠时可穿戴踝关节支具保持功能位,若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加剧需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正骨可以治腰间盘突出吗

正骨可通过调整脊椎位置、缓解肌肉紧张等方式治疗腰间盘突出,但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综合干预。腰间盘突出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腰部劳损、椎间盘退变、外伤等因素引起。 1、姿势调整:长期不良坐姿或站姿可能导致腰椎受力不均,椎间盘压力增加。正骨通过手法调整脊椎位置,减轻椎间盘压力,但需配合日常姿势纠正,如保持腰背挺直、避免久坐久站。 2、肌肉放松:腰部肌肉紧张会加重椎间盘负担。正骨手法可缓解肌肉痉挛,同时建议进行腰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进一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流失,弹性下降,易发生突出。正骨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结合功能锻炼,如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腰椎稳定性,延缓退变进程。 4、外伤因素:腰部受到外力冲击可能导致椎间盘损伤。正骨治疗可帮助恢复脊椎正常结构,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佩戴腰托保护,促进损伤修复。 5、综合治疗:正骨可作为腰间盘突出的辅助治疗手段,但需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综合干预。药物治疗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片,400mg/次,每日3次、肌肉松弛剂盐酸乙哌立松片,50mg/次,每日2次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提重物、久坐久站等加重腰部负担的行为,适当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