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下肢静脉血栓按压可能出现凹陷,也可能没有凹陷,具体与血栓形成时间、部位以及是否合并水肿等因素有关。
下肢静脉血栓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压痛或轻度肿胀,此时按压通常不会出现明显凹陷。随着病情进展,若血栓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加重,可能引发淋巴液回流障碍,组织间隙液体增多形成凹陷性水肿。此时按压肿胀部位可观察到皮肤凹陷,且凹陷恢复缓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由于位置较深,按压凹陷感可能不如浅表血栓明显,但常伴随患肢增粗、皮肤紧绷感。
部分特殊情况下,如下肢静脉血栓合并低蛋白血症或心功能不全时,凹陷性水肿可能更为显著。若血栓机化或形成侧支循环,局部组织纤维化后按压反而不易出现凹陷。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阶段,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硬化,此时按压凹陷特征也会发生变化。
发现下肢肿胀时应避免用力按压或按摩,防止血栓脱落。建议抬高患肢并穿戴医用弹力袜,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水肿。需及时通过血管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必要时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日常需注意避免久坐久站,定期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