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大人持续发热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排查、支持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与感染、炎症反应、免疫异常、肿瘤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拭。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优先采用此方法,同时保持环境通风并补充水分。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解热镇痛药。需注意药物过敏史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3、病因排查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结核等感染性疾病有关,通常伴随咳嗽、尿频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明确诊断。
4、支持治疗对于自身免疫病或血液系统肿瘤引起的发热,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化疗药物。长期不明原因发热需完善PET-CT等检查。
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粥类、果蔬等易消化食物。若持续3天以上高热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身上长黑色痣可能与遗传因素、紫外线暴露、激素水平变化、黑色素细胞良性增生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明确性质。
1、遗传因素部分黑色痣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若有较多痣体,子女出现概率增高。建议定期观察痣体变化,无需特殊治疗。
2、紫外线暴露长期日光照射会刺激黑色素细胞活跃,导致痣体增多或颜色加深。日常需做好防晒,使用SPF30以上防晒霜。
3、激素水平变化青春期或妊娠期激素波动可能促使新痣形成。通常无需干预,伴随瘙痒或快速增长时需就医排查恶性病变。
4、黑色素细胞良性增生可能与局部皮肤损伤、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边界清晰、对称的褐色斑块。可疑恶变时需手术切除,常用术式包括梭形切除术或激光祛除术。
日常避免反复摩擦痣体,发现形状不规则、短期内增大或破溃出血等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