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新生儿胀气可能由喂养不当、吞咽空气、肠道菌群未建立、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腹部按摩、益生菌等方式缓解。
1、喂养不当喂养过快或过量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哺乳时保持婴儿头部略高于腹部。
2、吞咽空气哭闹或奶嘴不合适时易吸入空气,家长需在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选择防胀气奶瓶。
3、肠道菌群失衡新生儿肠道益生菌数量不足,可能与剖宫产或抗生素使用有关,表现为排气不畅,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
4、乳糖不耐受因乳糖酶缺乏导致肠内产气增多,常伴随腹泻,需检测粪便还原糖,必要时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粉或补充乳糖酶。
日常可进行蹬自行车式腿部运动帮助排气,若持续哭闹伴呕吐需排除肠梗阻等急腹症,及时就医。
新生儿血肿可通过观察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穿刺抽吸等方式处理,通常由产道挤压、凝血异常、血管损伤、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观察护理:小型血肿多数可自行吸收,家长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按压或热敷,定期测量头围观察是否增大。
2、物理治疗:对持续存在的血肿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需由医护人员操作避免过度压迫。
3、药物治疗:维生素K1注射液可改善凝血功能,氨甲环酸注射液用于止血,人凝血酶原复合物适用于严重凝血障碍,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穿刺抽吸:对快速增大或直径超过5厘米的血肿,需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必要时配合注射用血凝酶局部止血。
建议母乳喂养提供充足营养,监测黄疸指标,若出现嗜睡、拒奶等异常需立即就医。血肿吸收期避免剧烈晃动婴儿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