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新生儿大脑缺氧可通过保暖护理、氧疗支持、药物干预、高压氧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产程异常、胎盘功能不足、脐带绕颈、母体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暖护理:维持新生儿体温在36.5-37.5摄氏度,避免低体温加重缺氧。家长需每小时监测体温,采用预热的包被或辐射台保暖,无须使用药物。
2、氧疗支持:通过鼻导管或头罩给予浓度30-40%的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5%。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调整氧流量,禁止擅自调节设备参数。
3、药物干预:可能与脑细胞代谢障碍有关,表现为肌张力异常或惊厥。可遵医嘱使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吡拉西坦等神经营养药物。
4、高压氧治疗:可能与脑血管痉挛有关,表现为意识障碍或喂养困难。需在专科医院进行1.5-2个大气压的高压氧治疗,家长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建议家长记录患儿呼吸频率、肤色变化等指标,避免过度摇晃或刺激,母乳喂养时注意观察吸吮力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新生儿血肿可通过观察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穿刺抽吸等方式处理,通常由产道挤压、凝血异常、血管损伤、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观察护理:小型血肿多数可自行吸收,家长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按压或热敷,定期测量头围观察是否增大。
2、物理治疗:对持续存在的血肿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需由医护人员操作避免过度压迫。
3、药物治疗:维生素K1注射液可改善凝血功能,氨甲环酸注射液用于止血,人凝血酶原复合物适用于严重凝血障碍,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穿刺抽吸:对快速增大或直径超过5厘米的血肿,需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必要时配合注射用血凝酶局部止血。
建议母乳喂养提供充足营养,监测黄疸指标,若出现嗜睡、拒奶等异常需立即就医。血肿吸收期避免剧烈晃动婴儿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