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帕金森病患者平均能活多久?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帕金森病患者平均能活多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碧荷
魏碧荷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近些年来,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该疾病无法治愈,很多患者都会担心自己究竟还能活多久这一关键问题。由于个体之间存在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患者而言,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患者能够及时发现疾病的存在、及时进行对症的诊治,并且规范服药,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疾病的发展,此时患者的生存时间则会相应较长。反之,如果患者无法及早发现、不能及早诊断、又不规范治疗,其预后就要相对差一些。如果患者同时还伴有脑梗死,肺部感染或者是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存在,还可能会因其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而带来危及生命的可能。因而,对于不同的患者来说,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帕金森病患者病情会逐渐缓慢进展,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致残。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的前几年仍能继续工作,但数年后逐渐丧失工作能力,继而逐渐进展至疾病晚期生活难以自理、卧床不起。帕金森病患者的死因常为各种并发症,如果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自觉配合规范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则其寿命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延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颅脑损伤导致偏瘫能恢复吗

颅脑损伤导致的偏瘫能否恢复需结合损伤程度和康复干预效果判断,多数患者通过系统康复治疗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功能,少数严重损伤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

颅脑损伤后偏瘫的恢复与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早期康复介入可促进未完全损伤的神经通路代偿,运动功能训练能刺激大脑功能重组。临床数据显示,发病后3-6个月是黄金恢复期,约60%患者在此期间可获得显著改善。康复手段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针对上肢功能可进行滚筒训练、磨砂板练习,下肢功能采用减重步态训练、平衡仪训练。配合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可增强康复效果。语言治疗师会同步改善伴随的构音障碍,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卒中后抑郁对康复的负面影响。

当损伤累及内囊后肢、放射冠等关键运动传导通路时,恢复难度显著增加。广泛皮层下白质损伤或多次卒中发作患者,常遗留持续性运动障碍。基底节区大面积梗死可能导致强握反射等病理征持续存在。这类患者需长期使用踝足矫形器等辅助器具,家庭改造要消除门槛、安装扶手。约15%-20%的重度损伤患者最终需要轮椅代步,但通过环境适应训练仍可保持生活自理能力。合并认知障碍会进一步影响康复进程,需进行双重任务训练改善。

建议在神经科医生和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急性期后尽早转入康复专科医院。定期进行Fugl-Meyer等量表评估,调整训练强度。家属需学习正确的辅助手法,避免错误代偿动作形成。注意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预防二次卒中。营养方面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B族维生素促进神经修复。康复是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庭和治疗团队共同坚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