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白内障手术出现炎症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内障手术出现炎症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炎症可能与手术创伤、术后护理不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眼部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炎药物、抗生素滴眼液、激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术后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揉眼或沾水,定期复查。

1、手术创伤

白内障手术需切开角膜并摘除混浊晶状体,机械性操作可能刺激眼内组织释放炎性介质。患者表现为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可通过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抑制局部炎症反应,配合冷敷减轻水肿。术后48小时内需保持术眼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

2、护理不当

术后未规范使用眼罩防护或频繁揉眼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常见症状为眼睑肿胀伴黄色分泌物,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建议患者每日用无菌棉签清洁眼睑边缘,睡眠时佩戴防护眼罩,两周内禁止游泳或化眼妆。

3、细菌感染

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中污染可能引发细菌性眼内炎。典型表现为突发眼痛伴视力骤降,需紧急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联合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期间需监测眼压变化,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感染灶。

4、免疫反应

部分患者对人工晶体材料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术后1-2周出现虹膜粘连和房水混浊。可局部应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必要时口服泼尼松片。此类患者需长期随访观察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5、基础疾病

合并糖尿病或干燥综合征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更显著。除常规抗炎治疗外,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改善眼表环境。建议术前完善泪液分泌试验和血糖监测,高风险人群术后需延长抗炎药物使用周期。

白内障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多属可控现象,但需警惕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应坚持使用医生处方的抗生素滴眼液3-4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长时间用眼。若出现眼痛加剧或视力模糊需立即就诊,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监测血糖水平。恢复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角膜修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什么可以预防视网膜脱离

预防视网膜脱离可以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富含锌的牡蛎以及富含叶黄素的菠菜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叶黄素软胶囊等药物。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维生素A是视网膜感光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摄入有助于预防视网膜脱离。胡萝卜可以生吃、煮熟或榨汁饮用,但需注意不要过量食用,以免导致皮肤发黄。

2、柑橘类水果

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等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视网膜免受自由基的损害。维生素C还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视网膜血管病变的风险。建议每天适量食用,避免空腹食用以免刺激胃肠。

3、坚果

坚果如杏仁、核桃等富含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保护细胞膜的作用,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细胞的健康。维生素E还可以减缓视网膜老化,降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坚果热量较高,建议每天食用一小把即可。

4、牡蛎

牡蛎富含锌元素,锌是视网膜中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参与视觉色素的合成。适量补充锌有助于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脱离。牡蛎可以煮熟或蒸食,但需注意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

5、菠菜

菠菜富含叶黄素,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具有过滤蓝光和抗氧化作用。适量摄入叶黄素有助于保护视网膜免受光损伤,降低视网膜脱离风险。菠菜可以凉拌、炒食或做汤,但草酸含量较高,建议焯水后食用。

二、药物

1、维生素A软胶囊

维生素A软胶囊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有助于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该药物适用于夜盲症、干眼症等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眼部疾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中毒。

2、维生素C片

维生素C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毛细血管韧性,减少视网膜出血风险。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以及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辅助治疗。胃溃疡患者慎用,建议饭后服用。

3、维生素E软胶囊

维生素E软胶囊能够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延缓视网膜老化。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习惯性流产的辅助治疗。高血脂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

4、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可补充锌元素,改善因锌缺乏导致的视网膜功能障碍。适用于厌食症、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等锌缺乏症。不宜与牛奶同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叶黄素软胶囊

叶黄素软胶囊可直接补充视网膜所需色素,过滤有害蓝光,保护黄斑区。适用于长期用眼过度、老年性黄斑变性等人群。建议随餐服用以提高吸收率,对叶黄素过敏者禁用。

预防视网膜脱离需要综合措施,除了合理饮食和必要时的药物补充外,还应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血糖血压、戒烟限酒、减少长时间用眼等。高度近视者、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旦出现闪光感、飞蚊症增多或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用眼方式对预防视网膜脱离至关重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