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胰瘘的症状主要有腹痛、发热、引流液异常、体重下降、感染征象等。胰瘘是指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异常通道漏出到腹腔或其他部位,通常与胰腺手术、外伤或胰腺炎等因素有关。
胰瘘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能向背部放射。腹痛可能与胰液刺激腹膜或局部组织炎症有关。患者可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胰液分泌,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胰瘘患者可能出现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发热多因胰液外漏导致腹腔感染或脓肿形成所致。患者可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行充分引流。
胰瘘患者手术切口或引流管处可见大量清亮或浑浊液体渗出,引流液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引流液可能呈无色透明、乳白色或血性。每日引流量可超过50毫升,持续超过3周。治疗需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行内镜或手术治疗。
胰瘘患者由于长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可能出现明显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胰液外漏导致消化酶丢失,影响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吸收。患者可表现为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治疗需加强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补充胰酶肠溶胶囊等消化酶制剂。
胰瘘患者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如切口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寒战高热等。严重者可发展为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感染多由肠源性细菌经瘘道侵入所致。治疗需充分引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强效抗生素。
胰瘘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饮食宜选择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引流管脱出。按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引流液淀粉酶等指标。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