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梗塞本质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脑组织因缺血导致的坏死,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则完全相同。
1、术语差异脑梗死是病理学标准术语,强调组织坏死结局;脑梗塞为影像学描述性用语,侧重血管阻塞过程。
2、诊断标准两者均需满足突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头颅CT/MRI显示责任病灶,临床采用TOAST病因分型标准。
3、治疗措施超早期静脉溶栓选用阿替普酶,恢复期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辛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
4、预后评估采用NIHSS评分量化神经功能缺损,90天mRS评分判断功能转归,两者预后影响因素无本质差异。
发病后需立即送医,4.5小时内是静脉溶栓黄金时间窗,康复期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右下腹疼痛伴随排便困难可能由肠易激综合征、便秘、阑尾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干预、手术等方式缓解。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记录饮食触发因素,减少产气食物摄入。
2、药物治疗便秘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肠梗阻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必要时使用阿托品解痉。
3、物理干预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温水坐浴缓解肛周肌肉痉挛。阑尾炎早期可尝试体位改变减轻疼痛,但禁止热敷。
4、手术处理疑似阑尾炎或完全性肠梗阻需急诊手术,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术后需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再粘连。
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发热、呕吐需立即就医,日常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和过度用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