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痰饮是怎样形成的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痰饮是怎样形成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痰饮的形成主要与肺脾肾功能失调、外感邪气、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舌苔厚腻等症状。痰饮属于中医病理产物,既可能是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诱发其他病症的原因。

1、肺脾肾功能失调

肺主宣发肃降,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代谢。当肺失宣降、脾失健运或肾气不足时,水液代谢障碍会导致津液停聚成痰饮。肺虚者常见痰白清稀,脾虚者多见痰黏量多,肾虚者多伴痰鸣喘息。治疗需分别采用补肺益气、健脾化湿或温肾利水的方法,如遵医嘱使用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剂调理。

2、外感邪气侵袭

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肺部,使肺气壅遏不能布散津液,水湿凝聚可形成痰饮。风寒致痰多清稀伴恶寒,风热致痰黄黏稠伴发热。需根据邪气性质辨证施治,风寒可用止嗽散,风热宜用桑菊饮,均需由中医师调配具体剂量和剂型。

3、饮食生冷肥甘

长期过食生冷损伤脾阳,嗜食肥甘厚味滋腻碍胃,均会导致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而生痰饮。这类痰饮多质地黏稠,常伴有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日常需避免冰淇淋、油炸食品等,可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二陈丸等中成药。

4、情志不畅气滞

忧思恼怒等情绪因素会造成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影响水液运行,形成气郁痰凝。表现为咽中如有物阻、胸胁胀闷,痰量随情绪波动增减。治疗需疏肝解郁化痰,如柴胡疏肝散配合半夏厚朴汤,同时建议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

5、久病耗伤正气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长期不愈,会损耗肺脾肾阳气,使水液代谢功能持续减退,形成顽固性痰饮。这类痰饮多胶着难咯,可能引发肺胀、喘证等变证。需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配合温阳化饮,如小青龙汤加减,必要时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

预防痰饮需注意保暖避风,饮食宜清淡温热,规律作息避免过劳。痰多时可轻拍背部帮助排痰,保持居所通风干燥。若痰饮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结核、肺水肿等疾病。日常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增强运化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流清鼻涕、流眼泪是什么性质的感冒

流清鼻涕、流眼泪的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表现,可通过休息、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病毒感染导致鼻腔和眼部分泌物增多,伴随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1、病毒感染:流清鼻涕和流眼泪是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症状,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刺激鼻腔和泪腺分泌增多。建议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2、鼻腔刺激:病毒感染导致鼻腔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加,表现为流清鼻涕。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和分泌物增多的问题。避免接触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减少鼻腔不适。 3、泪腺反应:病毒感染可能刺激泪腺,导致眼泪分泌增多。可用温毛巾敷眼,缓解眼部不适。避免长时间用眼,减少眼睛疲劳,必要时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涩。 4、免疫反应: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时,可能引发流清鼻涕和流眼泪的症状。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5、伴随症状:病毒性感冒常伴随打喷嚏、咽痛、轻微发热等症状。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日3次缓解不适。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干燥环境,多喝温水,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增强体质。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