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血常规cpr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常规cpr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常规CPR通常是指血常规检查中的C反应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评估体内炎症或感染情况。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其水平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组织损伤、风湿性疾病等病理状态。

1、炎症感染

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最常见于细菌性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或败血症。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通常较低。该指标可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感染类型,指导抗生素使用决策。检测时需结合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等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2、组织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或大型手术后,C反应蛋白会在6-8小时内快速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这种非感染性升高反映组织坏死程度,监测其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

3、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C反应蛋白持续中度升高。该指标是判断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应答的重要参数,常与血沉检测联合应用。临床常用依托考昔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4、心血管风险评估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能发现低水平炎症,数值超过3mg/L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这种慢性炎症状态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关,需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干预。

5、肿瘤监测

某些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治疗有效时指标下降,复发时再度上升。但该指标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综合判断。

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感染期建议动态监测指标变化。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避免吸烟等促炎因素。若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解读或用药。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液病会有生命危险吗

血液病是否具有生命危险需根据具体类型判断,部分血液病可能危及生命,部分则可通过规范治疗长期控制。血液病主要包括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友病等类型,其危险程度与疾病进展速度、并发症等因素相关。

贫血类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通常进展缓慢,及时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后多数可纠正,一般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长期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心力衰竭。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若未及时治疗,异常增殖的癌细胞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急性白血病进展迅猛时可短期内危及生命。淋巴瘤晚期可能出现多器官浸润,合并严重感染或恶病质。骨髓纤维化等骨髓增生异常疾病可能进展为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引发颅内出血,这些情况均属于高危状态。

某些特殊类型血液病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初期即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全身广泛出血;镰状细胞贫血危象时血管阻塞可能引发多器官梗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引发微血管病性溶血,这些急症需立即抢救。遗传性血液病如重型地中海贫血需终身输血维持,铁过载可能造成心肌损伤。

血液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骨髓象等指标,恶性血液病应遵医嘱进行化疗、靶向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外伤,注意口腔卫生,远离感染源。出现持续发热、皮下瘀斑、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规范治疗下,多数血液病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