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睡不着时没有必要硬睡,强行入睡可能加重焦虑并影响睡眠质量。
当出现入睡困难时,持续卧床可能使大脑将床与清醒状态形成错误关联,反而降低睡眠效率。此时可起床进行低刺激活动,如阅读纸质书籍或听轻音乐,待产生困意后再返回床上。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保持卧室环境黑暗、安静,室温控制在20-24摄氏度较为适宜。若30分钟内仍未入睡,建议重复上述行为调整。
长期失眠可能与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有关,也可能由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疼痛等疾病引发。短期可尝试冥想呼吸训练,用鼻吸气4秒、屏息7秒、口呼气8秒的478呼吸法有助于放松。持续性失眠超过3个月需就医排查病因,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右佐匹克隆片、阿戈美拉汀片等处方药物。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固定起床时间比强调入睡时间更重要,午休不宜超过30分钟。
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对改善失眠至关重要。睡前4-6小时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晚餐不宜过饱。可选择温牛奶、小米粥等含色氨酸的食物,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白天保持适量运动,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活动。床垫硬度以侧卧时脊柱呈直线为宜,枕头高度与单侧肩宽相当。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持续失眠,建议到睡眠专科进行多导睡眠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