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孕妇肠梗阻可能由妊娠期子宫增大压迫肠道、既往腹部手术史、肠粘连、肠扭转、粪石堵塞等原因引起。肠梗阻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1、子宫压迫
妊娠中晚期子宫体积显著增大,可能压迫乙状结肠或直肠等部位导致机械性梗阻。这种情况多表现为渐进性腹胀和排便困难,可通过调整体位缓解。若症状持续需排除其他病因,必要时行影像学检查评估肠道通畅性。
2、术后粘连
既往阑尾切除术、剖宫产等腹部手术可能引发肠管粘连。妊娠期肠管被推挤移位时,粘连索带可能绞窄肠管形成梗阻。这类患者多有手术史,突发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需紧急解除粘连防止肠坏死。
3、肠扭转
妊娠期肠系膜松弛延长,增大的子宫可能推动肠袢发生扭转。常见于孕前存在肠旋转不良者,表现为脐周绞痛、不对称腹胀。腹部CT可见"漩涡征",早期可通过肠镜复位,晚期需手术矫正。
4、粪石堵塞
孕激素抑制肠蠕动、铁剂补充等因素易导致便秘,干燥粪块可能堵塞肠腔。这类梗阻症状较轻,可通过灌肠或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缓解。预防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适度活动。
5、肿瘤因素
妊娠合并肠道肿瘤虽罕见,但增大的肿瘤可能阻塞肠腔。患者多有体重下降、血便等报警症状,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案需根据孕周和肿瘤性质个体化制定,可能涉及多学科协作。
孕妇出现肠梗阻症状时应立即禁食,避免自行使用通便药物。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肠道的压迫,记录排便和排气情况。日常需保证每天2000毫升饮水,分次摄入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遵医嘱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若腹痛加剧或出现发热、便血等症状,须即刻就医排查肠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