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3次阅读
血压158/102属于2级高血压,存在一定健康风险,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概率。
1、短期风险:血压骤升可能导致头痛眩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诱发高血压急症,需立即就医。
2、长期危害:持续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3、器官损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表现为心室肥厚、蛋白尿等症状。
4、诱发因素:与钠盐摄入过量、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也可能由原发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等疾病导致。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减少钠盐摄入,保持适度运动,及时心内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血压145/95属于1级高血压,多数情况下可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若伴随高危因素或调整无效则需药物干预。
1、生活方式调整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减轻体重至BMI小于24。
2、危险因素评估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或靶器官损害时建议启动药物治疗,需评估颈动脉超声、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明确血管损伤程度。
3、药物选择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等药物,钙拮抗剂适用于老年患者,ARB类药物对糖代谢影响较小。
4、动态监测家庭自测血压早晚各一次连续7天,就诊时携带记录供医生参考,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导致的误判。
每日监测血压变化并记录,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血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