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腰推间盘突出术后尿失禁怎么办?

|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腰推间盘突出术后尿失禁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术后尿失禁可能与神经损伤、手术操作影响、膀胱功能障碍、心理因素、原有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1、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群力量,帮助控制排尿。患者可平躺时模拟中断排尿动作,收缩肛门及尿道周围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建议每天练习3组,每组10-15次。持续训练4-6周可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训练时需避免腹部用力,专注盆底肌收缩。

2、行为疗法

制定定时排尿计划,初期每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间隔时间。排尿时采用双排尿法,首次排尿后等待片刻再次尝试。记录排尿日记,监测尿失禁发生时间与诱因。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睡前限制液体量。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抑制膀胱过度活动,缓解急迫性尿失禁。盐酸米多君片可增加尿道闭合压,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对于老年男性患者,非那雄胺片可缩小前列腺体积。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4、神经调节治疗

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骶神经根,调节膀胱排尿反射。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尿失禁。经皮胫神经刺激为无创治疗,每周2-3次,通过踝部电极调节神经信号。治疗前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适应症。

5、手术治疗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适用于严重真性压力性尿失禁,通过可调节套囊控制排尿。膀胱颈悬吊术可加强尿道支撑,多用于女性患者。手术需在尿失禁持续6个月以上且其他治疗无效时考虑,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术后尿失禁患者应保持会阴清洁,使用吸水护垫预防皮肤刺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大量饮水。穿着宽松衣物,练习腹式呼吸减轻腹压。定期复查尿流率及残余尿量,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与陪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治疗孤立肾积水?

孤立肾积水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孤立肾积水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1、生活干预

轻度孤立肾积水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症状。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及过度劳累。减少高盐、高嘌呤食物摄入,如腌制食品、动物内脏等,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尿量变化,若出现腰酸、排尿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

合并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存在结石梗阻者可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或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疼痛明显时短期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但需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3、手术治疗

重度肾积水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干预。输尿管狭窄患者可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狭窄段切除吻合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者可选择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若患侧肾功能严重受损,可能需考虑肾切除术,但需严格评估对侧肾功能代偿能力。

4、中医调理

辅助治疗可选用金钱草颗粒、肾石通颗粒等中成药促进利尿通淋。针灸选取肾俞、膀胱俞等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艾灸关元穴有助于温阳利水。中药汤剂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服用含马兜铃酸等肾毒性成分的药材。

5、定期随访

术后患者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及肾功能,监测积水复发情况。长期随访需关注血压、尿蛋白指标,预防慢性肾病进展。育龄期患者应评估妊娠风险,妊娠期间需加强产科与泌尿科联合监测。

孤立肾积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腰部外伤,饮食以低脂优质蛋白为主,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复发。出现发热、血尿、尿量骤减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避免延误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伤。建议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每日尿量及症状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