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宝宝呕吐拉肚子该怎么办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呕吐拉肚子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呕吐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宝宝呕吐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呕吐拉肚子期间应暂停固体食物,改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稀释的苹果汁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高糖、高脂肪及乳制品,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常规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给予5-10毫升口服补液盐溶液,24小时内总量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计算。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需立即就医。可配合饮用淡茶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料,禁止直接饮用白开水或运动饮料。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敷,避免寒战加重脱水。每4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伴喷射性呕吐需排查脑膜炎可能。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

4、使用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平衡,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道分泌。细菌性肠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肟颗粒。禁止自行使用止吐药或止泻药,避免掩盖病情。

5、及时就医

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眼窝凹陷等脱水体征,或症状超过48小时无改善需急诊。就医时携带呕吐物及大便样本,准确描述症状起始时间与进食史。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与大便常规可帮助明确病因。

家长需记录呕吐与排便次数,每次便后清洁臀部并涂抹护臀霜。所有餐具需煮沸消毒,护理前后严格洗手。症状消失后继续清淡饮食1-2周,逐步添加富含锌与维生素A的食物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感染性腹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肺炎用听诊器能听出来吗

小儿肺炎可通过听诊器初步判断,但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肺炎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1、听诊检查:听诊器是医生常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听诊可以初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湿啰音、干啰音或呼吸音减弱等体征。湿啰音是由于肺泡内有液体渗出,干啰音则可能与气道炎症或分泌物有关。然而,听诊结果仅作为初步参考,不能单独用于确诊。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影像学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炎症的范围和程度,如肺实变、渗出或空洞等。对于小儿肺炎,胸部X线是首选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明确病变性质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指标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类型。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而病毒性肺炎可能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痰液或咽拭子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体类型。 4、临床症状:小儿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胸痛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烦躁不安或嗜睡。医生会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肺炎。 5、其他辅助检查:对于疑难病例,医生可能建议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或肺功能测试。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气道情况并采集样本,肺功能测试则有助于评估肺部通气功能。 肺炎的护理应注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对于发热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或退热贴。定期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