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谢彦文
谢彦文 广医一院 副主任医师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根据是否导致食管黏膜的糜烂溃疡,分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以及胃食管反流病,同时也可引起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出现食管外的症状。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以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直接损伤因素是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的反流物。它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还有胸痛。发生在胸骨后是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还有食管外的症状,由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引起,如咽喉炎、慢性咳嗽和哮喘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粘膜肠化是萎缩性胃炎吗

胃粘膜肠化不属于萎缩性胃炎,但两者可能同时存在。胃粘膜肠化是指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替代的现象,而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的慢性炎症。胃粘膜肠化可能与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胃粘膜肠化是胃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后的适应性改变,常见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在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具有肠上皮特征的细胞。这种变化可能局限在胃窦部或弥漫分布于全胃,内镜下可见黏膜色泽改变或粗糙不平。胃粘膜肠化本身不属于癌前病变,但伴随不完全型肠化或重度萎缩时,癌变风险可能增加。

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的功能性病变,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胃黏膜变薄、腺体萎缩会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导致消化不良症状。萎缩性胃炎可能合并胃粘膜肠化,但两者病理机制不同。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时,需通过胃镜活检明确肠化范围和分型,评估癌变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规范根除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药物。日常注意饮食规律,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减少焦虑情绪对胃肠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