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念珠菌病有什么危害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念珠菌病有什么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念珠菌病可能引发局部感染或全身侵袭性感染,危害程度与感染部位及患者免疫状态相关。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真菌引起的感染,常见类型有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侵袭性念珠菌病等,主要危害包括黏膜损伤、器官功能障碍、败血症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及时抗真菌治疗。

1、黏膜损伤

念珠菌病可导致口腔、食管、阴道等部位黏膜充血糜烂。口腔念珠菌病表现为白色伪膜覆盖黏膜,伴随灼痛感;阴道念珠菌病引起外阴瘙痒及豆渣样分泌物。局部使用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含漱液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口服氟康唑胶囊。黏膜长期反复感染可能影响进食功能或生殖健康。

2、消化系统病变

消化道念珠菌感染可引发食管炎或肠炎,出现吞咽疼痛、腹泻等症状。食管镜可见黏膜白色斑块,肠炎可能伴随黏液便。此类感染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治疗需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同时调整基础用药方案。未及时控制可能造成营养吸收障碍。

3、泌尿系统感染

念珠菌性尿路感染会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严重者出现肾盂肾炎。导尿管留置患者易发生此类感染,尿液培养可见真菌菌丝。治疗选用伏立康唑片或卡泊芬净注射液,需同时移除导尿管等异物。反复感染可能损伤肾功能,增加尿源性脓毒症风险。

4、血液播散性感染

侵袭性念珠菌病通过血液播散至全身,引起高热、多器官衰竭。常见于重症监护患者,血培养阳性率较高。需联合使用米卡芬净钠注射液和氟胞嘧啶片,疗程较长。该类型病死率较高,幸存者可能遗留心内膜或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5、特殊人群风险

新生儿、糖尿病患者及HIV感染者更易发生严重念珠菌病。早产儿可能发展成播散性念珠菌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出现复发性阴道炎;艾滋病患者常见食管与肺部混合感染。这类人群需定期筛查,预防性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可能降低感染概率。

预防念珠菌病需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避免滥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免疫缺陷者须定期监测真菌感染指标。出现持续黏膜炎症或不明原因发热时,应及时进行真菌培养检查。治疗期间注意衣物消毒,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以抑制真菌繁殖。

其它精选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