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孤立肾对肾结石的影响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孤立肾对肾结石的影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贾六
贾六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肾结石对孤立肾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如果孤立性肾结石引起梗阻,后果会非常严重,最常见的后果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肾脓胸和发热。孤立性肾结石患者必须尽早发现,并定期复查。如果结石小于0.5cm,建议密切观察,多喝水促进结石排泄,并服用除石药物。如果结石引起的梗阻减少了尿量,而肾功能却正常,这时候可以进行输尿管镜检查和激光碎石术,不会对肾脏造成太大损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经常尿黄尿少是怎么回事

经常尿黄尿少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药物影响、泌尿系统感染或肝胆疾病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补充水分、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1、饮水不足

机体水分摄入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表现为尿量减少、颜色加深。长时间饮水不足可能增加泌尿系统结石风险。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夏季或运动后需适当增量。观察尿液颜色呈淡黄色时为理想状态。

2、饮食因素

大量食用胡萝卜、柑橘等富含天然色素的食物,或维生素B2补充剂可能导致暂时性尿黄。这类情况无须特殊处理,调整饮食后通常24-48小时可恢复正常。长期高蛋白饮食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尿色改变。

3、药物影响

服用利福平胶囊、复合维生素片、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时,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橙黄色。这种药物性尿色改变通常不影响健康,但若伴随尿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停药就医。用药期间建议记录尿液变化情况。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尿量减少且颜色浑浊发黄,多伴有尿频尿急症状。感染可能与细菌入侵、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菌药物,同时保持会阴清洁。

5、肝胆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时会出现持续性深黄色尿液,常见于肝炎、胆管梗阻等疾病,可能伴随皮肤黄染、陶土样便。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严重者需手术解除梗阻。

日常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与尿量变化,养成定时饮水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出现持续3天以上的尿黄尿少,或伴随发热、腰痛、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检查前避免服用维生素制剂,留取晨起中段尿送检可获得更准确结果。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盐高脂食物,适当增加冬瓜、黄瓜等利尿蔬果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