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早产儿不吃奶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检查口腔问题、排查疾病因素、尝试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就医干预等方式处理。早产儿拒奶可能与吸吮力弱、胃食管反流、感染、先天畸形、环境不适等原因有关。
1、喂养方式
早产儿吸吮吞咽协调性差,建议采用小勺或滴管缓慢喂养。选择适合早产儿的低流速奶嘴,喂养时保持半直立姿势,避免平躺引发呛奶。喂养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减少胃食管反流概率。若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乳汁味道变化影响婴儿接受度。
2、口腔检查
检查是否存在鹅口疮、腭裂等口腔问题。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腭裂需专科评估,暂时可用特殊喂养器具辅助。早产儿舌系带过短可能影响吸吮,表现为舌头无法伸出下前牙,需由医生判断是否需剪舌系带。
3、疾病排查
新生儿败血症可引起拒奶伴发热或体温不升,需检查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会有腹胀、血便,需禁食并静脉营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易疲劳拒奶,可能伴随呼吸急促、发绀。颅内出血早产儿可能出现嗜睡、尖叫,需头颅超声确诊。
4、少量多餐
将每日奶量分为10-12次喂养,单次不超过15毫升。采用母乳强化剂增加单位热量,减少喂养体积。记录出入量确保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20-150毫升。喂养时观察婴儿觉醒状态,选择清醒安静时段进行。可尝试非营养性吸吮训练,提高吸吮反射能力。
5、医疗干预
持续拒奶导致体重不增需住院治疗,考虑鼻胃管或肠外营养支持。胃食管反流可用多潘立酮混悬液促进胃排空。严重感染需静脉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抗炎。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需特殊配方奶喂养。发育迟缓患儿应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家长需每日监测早产儿尿量、体重增长曲线及精神状态,保持喂养环境安静温暖。避免强迫喂养引发呛咳,喂养器具每次使用前需消毒。定期随访评估生长发育指标,必要时转诊至新生儿专科。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呼吸暂停、皮肤黄染等危险信号,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