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儿童37.8度算发烧吗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37.8度算发烧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体温达到37.8°C算是低烧,家长需要关注并及时为孩子进行退热护理,同时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尽快就医。体温37.5°C至38°C之间为低烧,可能由感冒、病毒感染、出牙或环境影响引起,通常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1、体温判断与处理方法
37.8°C的体温属于低烧范围,提示孩子可能有轻微的不适。可以使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来降温,并确保环境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捂热。如果孩子体温继续升高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例如嗜睡、呕吐、呼吸困难或抽搐,建议尽早就医。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帮助孩子降温和防止脱水的重要方法。
2、可能的病因分析
儿童低烧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所致:
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或流感。这类感染通常伴随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低烧通常持续1-3天。如果伴有高烧超过38.5°C或症状加重,需考虑是否为更严重的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或轮状病毒。
环境因素:如孩子活动量过大、穿衣过厚导致体温暂时升高。此时体温短时间内可通过散热逐渐恢复正常。
生长发育原因:有些婴幼儿在出牙过程中也可能短时表现出轻微低烧,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注意是否出现咳嗽或腹泻等并发症。
3、如何护理与退烧方法
如果孩子只是低烧,不一定需要立即使用退烧药,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药物选择:若体温超过38°C,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如泰诺林或布洛芬如美林,它们对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效果较好。
饮食调整:增加液体类的食物摄入,如温水、稀粥、鲜榨果汁,可以帮助补充水分和营养,避免脱水。忌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体温监测:使用温度计定时测量体温变化,观察是否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应每日监测2-3次,体温稳定后可减少频率。
儿童体温达到37.8°C不需要过分担忧,但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症状,如果伴有明显不适或持续发烧,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原因并从根本上治疗病因。合理护理和早期干预是帮助孩子快速恢复健康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肺炎输液用什么药

小儿肺炎输液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祛痰药和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次,每日1次、阿奇霉素10mg/kg,每日1次和青霉素5万单位/kg,每日4次用于控制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2mg/kg,每日2次适用于病毒性肺炎。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4-6小时1次可缓解发热和疼痛。祛痰药如氨溴索1.2-1.6mg/kg,每日2次有助于稀释痰液。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0.1-0.15mg/kg,每日3次可改善呼吸道痉挛。 1、抗生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和青霉素是常用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性肺炎。头孢曲松通过静脉注射,每日1次,剂量为1g。阿奇霉素口服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剂量为10mg/kg。青霉素静脉注射,每日4次,剂量为5万单位/kg。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减轻感染症状。 2、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主要药物,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每日2次,剂量为2mg/kg。该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对于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奥司他韦尤其有效。 3、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剂量为10-15mg/kg。该药物能有效降低体温,缓解疼痛,改善患儿舒适度。在肺炎治疗中,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控制发热症状。 4、祛痰药:氨溴索是常用的祛痰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每日2次,剂量为1.2-1.6mg/kg。该药物能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通畅。对于肺炎患儿,氨溴索有助于减少痰液积聚,缓解咳嗽症状。 5、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是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通过雾化吸入或静脉注射,每日3次,剂量为0.1-0.15mg/kg。该药物能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困难。对于肺炎患儿,沙丁胺醇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小儿肺炎输液治疗中,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患儿具体情况而定。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饮食上,建议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患儿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护理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测量体温,观察呼吸频率和痰液变化,确保患儿舒适和安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