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川崎病的症状和原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川崎病的症状和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川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改变、手足硬肿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因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遗传易感性、感染因素及环境触发因素有关。

1. 持续发热

发热通常超过5天且对抗生素无效,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可能伴随烦躁或嗜睡。治疗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药物可选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

2. 黏膜皮肤表现

双眼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嘴唇皲裂伴草莓舌,多形性皮疹多见于躯干。皮肤症状与血管炎相关,治疗需配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3. 四肢改变

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伴掌跖红斑,恢复期出现特征性指端膜状脱皮。这种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异常,需超声心动图监测,药物可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

4. 淋巴结肿大

颈部单侧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5厘米,触痛明显但无化脓。可能与超抗原激活免疫细胞有关,严重时需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干预。

患儿出现发热伴上述症状时家长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定期心脏检查并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冠状动脉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饭后37.2℃是正常还是发烧

饭后体温37.2℃属于正常体温波动范围。正常体温受进食活动、测量时间、基础代谢率、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

1、进食活动:

食物消化过程会轻微增加代谢产热,餐后体温可暂时升高0.2-0.5℃。

2、测量时间:

下午至傍晚人体核心体温自然偏高,与昼夜节律有关。

3、基础代谢率:

儿童、孕妇或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较高,日常体温可能接近上限。

4、环境温度:

炎热环境或衣物过厚可能导致体表温度测量值偏高。

建议选择安静状态下测量腋温,若持续超过37.3℃或伴有不适症状需就医排查感染等病理性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