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近视眼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使用隐形眼镜、进行角膜屈光手术、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方式治疗。近视眼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角膜曲率异常等原因引起。
1、佩戴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镜片可选择树脂或玻璃材质,需定期验光调整度数。
2、使用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适合日常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可延缓近视进展,但需严格遵循护理规范避免感染。
3、角膜屈光手术激光手术适用于成年稳定近视患者,常见术式包括全飞秒和半飞秒,术前需全面评估角膜条件。
4、药物干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儿童近视进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伴随畏光等副作用。
建议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每用眼40分钟远眺5分钟,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上眼皮内部长小疙瘩可能由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结膜结石、皮脂腺囊肿等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异物感或疼痛。
1、睑腺炎:多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伴随眼睑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2、睑板腺囊肿:睑板腺排出受阻形成慢性肉芽肿,表现为无痛性硬结。热敷无效时可手术刮除,急性期使用氯霉素滴眼液缓解炎症。
3、结膜结石:结膜上皮细胞堆积钙化导致,异物感明显。表麻下用针头剔除,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修复角膜。
4、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肿物,可能继发感染。需完整手术切除,合并感染时口服头孢克洛抗炎。
避免揉眼并保持眼部清洁,若疙瘩持续增大或影响视力需及时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