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上个月来了月经这个月没有可能是由妊娠、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减肥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妊娠
育龄期女性出现月经推迟需首先排除妊娠可能。受精卵着床后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子宫内膜脱落,表现为停经。可通过早孕试纸检测或血HCG检查确认。若确诊妊娠需遵医嘱进行产前检查,避免使用米非司酮片等禁忌药物。
2、内分泌失调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会导致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异常。常见诱因包括熬夜、时差颠倒等昼夜节律紊乱行为。可能伴随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调节周期,配合规律作息改善。
3、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病以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为特征,超声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伴有痤疮、多毛等体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4、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可能伴随失眠、食欲改变等表现。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辅助调节。
5、过度节食减肥
短期内体重下降过快会导致瘦素水平降低,影响下丘脑脉冲式GnRH分泌。可能伴随乏力、畏寒等低代谢症状。需逐步恢复均衡饮食,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避免使用奥利司他胶囊等减肥药物。
建议记录近3个月月经周期情况,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适量食用豆制品、坚果等含植物雌激素食物。如持续2个月未行经或伴随严重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用药需严格遵循专科医师指导,不可自行服用调经类药物。
左侧有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穿刺抽液、硬化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囊肿可能与遗传因素、局部感染、慢性炎症、外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压迫感等症状。
1、定期观察
体积较小且无不适症状的囊肿可暂时观察。生理性囊肿可能随激素水平变化自行消退,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观察期间避免局部挤压或剧烈运动,防止囊肿破裂。
2、药物治疗
感染性囊肿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炎症。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内分泌相关囊肿可能需要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水平。
3、穿刺抽液
适用于较大单纯性囊肿,在超声引导下抽取囊液减轻压迫。操作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抽液后可能复发。抽液样本可送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可能,术后需加压包扎24小时。
4、硬化治疗
向抽液后的囊腔内注射无水乙醇等硬化剂,使囊壁粘连闭合。需排除与胆管或血管相通的情况,治疗后有局部胀痛感,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卵巢囊肿硬化治疗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5、手术切除
适用于直径超过5厘米、生长迅速或疑似恶变的囊肿。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开放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术后需病理确诊性质,卵巢囊肿切除可能需评估保留生育功能方案。
发现囊肿后应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充足维生素和优质蛋白。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动作。若出现突然疼痛增大、发热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