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胎粪性腹膜炎的胎儿能要吗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胎粪性腹膜炎的胎儿能要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胎粪性腹膜炎的胎儿是否保留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若产前超声提示肠管扩张轻微且无其他并发症,多数情况下可继续妊娠并出生后治疗;若存在肠穿孔、胎粪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可能需终止妊娠。

胎粪性腹膜炎是胎儿期因肠穿孔导致胎粪进入腹腔引发的炎症反应。产前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可观察到肠管扩张、腹腔钙化灶等特征。对于轻中度病例,胎儿出生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等保守措施控制感染,部分患儿可能需要手术修复肠穿孔。这类患儿经及时干预后,长期生存质量通常较好。

当超声显示进行性腹水增多、肠管广泛扩张或胎心异常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肠坏死或败血症。此类病例预后较差,存活率显著降低,存活者也可能遗留肠粘连、短肠综合征等后遗症。此时需结合孕周、家属意愿等因素综合评估,必要时考虑医学指征引产。

建议确诊胎粪性腹膜炎的孕妇定期进行胎儿超声监测,联合产科、小儿外科等多学科会诊。出生后需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急诊手术。家长应充分了解疾病风险与预后,与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决策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状是什么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症状主要有喷射性呕吐、胃蠕动波、体重不增、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腹部包块等。该病是婴儿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需及时就医干预。

1、喷射性呕吐

出生后2-4周出现频繁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奶汁或乳凝块,不含胆汁。呕吐多发生在喂奶后,随着病情进展,呕吐次数增加且程度加重。呕吐后患儿常有饥饿感,会再次要求进食。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

2、胃蠕动波

喂奶后可见从左肋下向右上腹移动的胃蠕动波,形似波浪状隆起。这是由于幽门梗阻导致胃内容物通过受阻,胃壁肌肉代偿性收缩增强所致。蠕动波在空腹时可能不明显,喂奶后10-15分钟最为显著。

3、体重不增

由于频繁呕吐导致营养吸收不足,患儿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出生后初期体重可能正常,但随后出现体重曲线平坦或下滑。严重者可出现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等营养不良表现。

4、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长期呕吐可引起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同时可能伴随低氯性碱中毒,出现呼吸浅快、肌张力减低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低钾、低氯等电解质异常。

5、腹部包块

在右上腹肋缘下可触及橄榄形包块,质地较硬,可随呼吸移动。该包块为肥厚的幽门肌层,是本病特征性体征。检查时需在患儿安静状态下进行,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以提高检出率。

对于疑似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家长应立即停止自行喂食,避免加重呕吐。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次数和性状。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确诊,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需遵医嘱逐步恢复喂养,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定期随访评估生长发育指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