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得登革热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登革热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通常在夏秋两季高发。虽然大多数病例的临床症状较轻,但也可能出现发热、疼痛、皮疹等症状,有时还伴有淋巴结肿大。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这种疾病。
1、发热:当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刺激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持续性低热或中高热。体温通常在38°C到39°C之间,并且发热时间可能较长,持续半天到两天以上。发热是身体对抗病毒的一种自然反应,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体温过高,建议及时就医。
2、疼痛:病毒主要影响皮肤、骨骼、肌肉、淋巴和结膜等部位,也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患者常常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并可能伴有红肿。这种疼痛可能类似于流感,但通常更为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3、皮疹:在感染后的1-2天内,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通常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可能伴有瘙痒,但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对于皮疹,使用炉甘石洗剂可以帮助缓解瘙痒。
4、其他症状:登革热还可能引发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咨询医生。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虽然大多数感染者可以自愈,但仍然有传染他人的风险。预防措施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室内多通风、注意饮食卫生等,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避免蚊虫叮咬也是关键,可以通过使用蚊帐、蚊香或驱蚊喷雾来实现。
在登革热流行的季节,了解这些症状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持警惕,及时就医,是应对登革热的有效策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疝气不治疗的后果严重吗

疝气不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通常建议及时就医干预。疝气是指腹腔内器官或组织通过腹壁薄弱处突出形成的包块,若不处理可能引发嵌顿、肠梗阻甚至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多数疝气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腹股沟或腹部可复性包块,平卧时可自行回纳,此时症状相对轻微。但长期未治疗的疝气可能因腹压增高导致包块逐渐增大,突出频率增加,伴随局部坠胀感或轻微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因剧烈咳嗽、排便用力等因素突发疝内容物嵌顿,表现为包块无法回纳、剧烈疼痛、呕吐等症状,需紧急手术处理。

少数情况下疝气嵌顿超过6小时可能引发肠管血运障碍,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穿孔,继而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危重情况。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存在较高死亡风险。腹股沟疝发生嵌顿的概率高于其他类型疝气,婴幼儿脐疝也存在自愈可能,但成人脐疝自愈概率极低。

建议疝气患者避免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日常可使用疝气带暂时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确诊后应遵医嘱选择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或腹腔镜疝修补术等治疗方案,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突发性疼痛、包块变色或发热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