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小儿肠炎症状及治疗药物有哪些

|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肠炎症状及治疗药物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腹痛等症状,治疗药物主要有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消旋卡多曲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等。小儿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消化内科就诊,遵医嘱用药并做好护理。

1、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是一种吸附性止泻药,适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肠炎引起的腹泻。该药物能覆盖消化道黏膜,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减少水分丢失。使用时应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避免影响药效。常见剂型为蒙脱石散剂,需按说明书用温水冲服。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

2、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属于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消化不良。该药物含活菌成分,需用40℃以下温水送服,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剂型为颗粒剂,适合儿童服用。家长需注意储存条件,开封后需冷藏保存。

3、口服补液盐Ⅲ

口服补液盐Ⅲ用于预防和治疗小儿肠炎导致的轻中度脱水。其成分配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需按比例配制溶液,少量多次喂服。剂型为散剂,可根据体重计算用量。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尿量和精神状态,出现严重脱水需及时就医。

4、消旋卡多曲颗粒

消旋卡多曲颗粒为脑啡肽酶抑制剂,适用于轮状病毒等引起的分泌性腹泻。该药物通过减少肠道分泌发挥止泻作用,需在餐前服用。常见剂型为颗粒剂,味道易于儿童接受。家长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不宜长期使用。

5、布拉氏酵母菌散

布拉氏酵母菌散是一种真菌类益生菌,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有辅助治疗作用。该药物耐胃酸和抗生素,可与抗菌药物联用。剂型为散剂,可用温水或牛奶冲服。家长需注意过敏体质儿童慎用,服用后出现皮疹应停药就医。

小儿肠炎护理期间,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当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密切监测体温和脱水症状,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逐步增加营养,但需避免过早恢复正常饮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咽喉炎扁桃体发炎中药治疗

咽喉炎和扁桃体发炎可通过中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银翘解毒片、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片、金嗓利咽丸、六神丸等。咽喉炎和扁桃体发炎多由外感风热、肺胃热盛、阴虚火旺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扁桃体红肿等症状,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

1、银翘解毒片

银翘解毒片由金银花、连翘、薄荷等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型咽喉炎和扁桃体发炎。风热型患者常表现为咽痛、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银翘解毒片能缓解咽喉肿痛,帮助消退扁桃体炎症。使用时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脾胃虚寒者慎用。

2、蓝芩口服液

蓝芩口服液含有板蓝根、黄芩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肺胃热盛引起的咽喉炎和扁桃体发炎。肺胃热盛患者常见咽部灼热疼痛、口干舌燥、扁桃体充血肿大等症状。蓝芩口服液能减轻咽喉部炎症反应,促进黏膜修复。服药期间应忌食油腻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3、蒲地蓝消炎片

蒲地蓝消炎片由蒲公英、黄芩、板蓝根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消炎、解毒利咽的功效,适用于热毒壅盛型咽喉炎和扁桃体发炎。热毒壅盛患者多表现为咽痛剧烈、扁桃体化脓、高热不退等症状。蒲地蓝消炎片能抑制细菌繁殖,缓解化脓性炎症。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过度清热损伤正气。

4、金嗓利咽丸

金嗓利咽丸含有桔梗、玄参、麦冬等成分,具有滋阴降火、润喉利咽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咽喉炎和慢性扁桃体炎。阴虚火旺患者常见咽干咽痒、异物感、午后低热等症状。金嗓利咽丸能滋养肺肾之阴,改善咽喉干燥不适。服药期间应避免熬夜和过度用嗓,以免加重阴虚症状。

5、六神丸

六神丸由人工牛黄、麝香、珍珠等名贵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热毒炽盛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和化脓性扁桃体炎。热毒炽盛患者多见咽喉剧痛、吞咽困难、扁桃体化脓高热等症状。六神丸能迅速缓解咽喉肿痛,抑制炎症发展。孕妇禁用,体质过敏者慎用,不宜长期服用。

咽喉炎和扁桃体发炎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淡盐水漱口数次。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煎炸食物。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用嗓和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物。若出现持续高热、吞咽困难加重或扁桃体周围脓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患者可适当进行咽喉部保健按摩,增强局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