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中度缺铁性贫血可能引发疲劳乏力、心悸气短、免疫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等危害,严重时可导致妊娠并发症或心脏负荷增加。主要危害包括组织缺氧、心血管负担、免疫功能受损、神经系统影响。
1、组织缺氧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头晕等症状。需补充富铁食物如动物肝脏,或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药物。
2、心血管负担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长期未纠正可导致心肌肥厚。建议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必要时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
3、免疫功能受损缺铁影响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增加感染风险。伴随反复口腔溃疡等症状,需联合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4、神经系统影响脑组织缺氧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发育迟缓。孕妇缺铁可能增加早产风险。
日常可增加红肉、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影响铁吸收,重度贫血需及时血液科就诊。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2分属于异常结果,提示胎儿宫内窘迫风险较高,需结合胎心监护等检查综合评估。
1、评分标准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包含胎动、肌张力、呼吸运动、羊水量及胎心监护五项指标,每项正常得2分,满分10分。
2、临床意义2分表明至少四项指标异常,可能与胎盘功能减退、脐带受压或胎儿缺氧有关,常见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
3、处理原则需立即进行胎心监护复查,若确认胎儿窘迫且孕周超过34周,建议终止妊娠;不足34周需促胎肺成熟后处理。
4、监测重点重点观察胎心率变异减速、羊水过少等危险信号,必要时行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评估胎儿循环状态。
孕妇应保持左侧卧位休息,遵医嘱进行胎动计数,避免剧烈活动,发现胎动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