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秋冬经常感冒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保证睡眠、接种疫苗、中药调理等方式改善。秋冬感冒可能与免疫力下降、环境干燥、病毒活跃、保暖不足、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可食用鸡蛋、鱼肉、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搭配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刺激咽喉黏膜,加重鼻塞咳嗽症状。胃肠功能较弱者可用山药、小米等温和食材熬粥。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如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注意防寒保暖,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长期久坐人群可做办公室拉伸操,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免疫力暂时性下降。呼吸道敏感者应避开雾霾天气户外活动。
每日保持7-8小时深度睡眠可促进淋巴细胞再生。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湿度维持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定期清洁防止霉菌滋生。合并失眠者可遵医嘱使用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等中成药。
流感疫苗需在流行季前1-2个月接种,三价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等常见毒株。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适合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或注射部位红肿,通常2-3天自行缓解。对疫苗成分过敏或急性发热期应暂缓接种。
玉屏风散适用于表虚易感人群,黄芪颗粒能补益肺卫之气。反复咽痛者可选用蓝芩口服液,痰多咳嗽适用橘红化痰口服液。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长期自行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用。
秋冬季节应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外出佩戴口罩减少病毒接触。保持室内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慢性鼻炎或咽炎患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如感冒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高热不退、胸闷气促等情况,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日常可饮用罗汉果茶、蜂蜜柚子茶等润喉饮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