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骨性牙槽骨突出怎么办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性牙槽骨突出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性牙槽骨突出可通过正畸治疗、正颌手术、牙齿矫正器、骨皮质切开术、日常口腔护理等方式改善。骨性牙槽骨突出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牙齿排列不齐、外伤等因素引起。

1、正畸治疗

正畸治疗适用于轻中度骨性牙槽骨突出,通过佩戴固定或隐形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间接改善牙槽骨形态。常见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陶瓷托槽、隐形矫治器等。治疗周期较长,需定期复诊调整。正畸治疗对牙列拥挤或前突导致的骨性突出效果较好,但无法改变颌骨整体结构。

2、正颌手术

正颌手术针对重度骨性牙槽骨突出,通过截骨调整上下颌骨位置关系。手术需联合正畸治疗,术前术后均需佩戴矫治器。常见术式包括上颌骨LeFort截骨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等。手术可显著改善面部轮廓,但存在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3、牙齿矫正器

功能性矫正器适用于青少年颌骨发育期,通过引导颌骨生长方向改善骨性突出。常见类型包括Activator、Twin-block等,需每天佩戴12小时以上。矫正器通过改变肌肉作用力方向影响颌骨发育,对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患者效果较好,成年后效果有限。

4、骨皮质切开术

骨皮质切开术联合正畸治疗可加速牙齿移动,适用于成人骨性牙槽骨突出。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微创切口松解牙槽骨皮质层。术后正畸效率提高,治疗周期缩短。该术式创伤较小,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牙根吸收等并发症。

5、日常口腔护理

保持良好口腔习惯可预防骨性牙槽骨突出加重。避免长期口呼吸、吐舌、咬硬物等不良习惯,儿童期需及时纠正吮指、咬唇等行为。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颌骨发育异常。均衡饮食保证钙磷摄入,适当咀嚼硬质食物促进颌骨发育。

骨性牙槽骨突出患者需根据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轻度可通过正畸改善,中重度可能需手术干预。日常应避免单侧咀嚼、长期口呼吸等加重颌骨异常的习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周疾病。正畸或术后需遵医嘱佩戴保持器,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儿童及青少年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治疗龋齿需要换几次药

儿童治疗龋齿换药次数因龋齿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需1-3次换药。龋齿治疗可通过填充、根管治疗等方式进行,具体换药次数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1、浅龋治疗:浅龋指龋坏仅局限于牙釉质层,未累及牙本质。通常只需一次治疗即可完成,医生会清除龋坏组织后直接填充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无需换药。 2、中龋治疗:中龋指龋坏已累及牙本质浅层。治疗时需先清除龋坏组织,使用氢氧化钙垫底保护牙髓,再填充材料。部分病例可能需要换药一次,以确保牙髓健康。 3、深龋治疗:深龋指龋坏接近牙髓或已引起牙髓炎症。治疗时需先清除龋坏组织,使用氢氧化钙或三氧化矿物聚合物垫底,观察牙髓反应。通常需换药1-2次,每次间隔1-2周,确认牙髓健康后再进行永久填充。 4、牙髓炎治疗:龋齿引发牙髓炎时需进行根管治疗。治疗包括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和填充,通常需换药2-3次,每次间隔1-2周,以确保根管内无感染。 5、根尖周炎治疗:龋齿引发根尖周炎时需进行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根管治疗需换药2-3次,每次间隔1-2周,必要时需配合根尖手术以彻底清除感染。 儿童龋齿治疗期间需注意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减少甜食摄入,定期复查。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刷牙习惯,必要时可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治疗完成后需定期检查,预防龋齿复发。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促进牙齿健康。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有助于钙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