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外伤性鼓膜穿孔需注意防止感染、避免耳内进水、禁止用力擤鼻及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有保持耳道干燥、预防感染、避免气压变化和及时就医评估。
1、保持干燥穿孔后禁止游泳或淋浴时耳部进水,可用无菌棉球堵塞外耳道口,洗澡时佩戴防水耳塞。湿润环境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中耳炎。
2、预防感染避免自行掏耳或滴药,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出现耳痛、流脓等感染症状应立即就诊。
3、避免气压伤三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或潜水,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气压剧烈变化可能导致穿孔扩大或影响愈合。
4、及时复查需按医嘱定期进行耳内镜复查,观察穿孔愈合情况。超过3个月未愈合的穿孔需考虑鼓膜修补手术干预。
恢复期间建议避免噪音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如出现眩晕或听力明显下降需立即就医。
小儿鼻炎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等。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儿具体症状选择药物,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1、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糖浆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打喷嚏、鼻痒,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症状。西替利嗪滴剂也可用于季节性过敏。
2、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钠颗粒能改善鼻塞和夜间症状,适用于伴有哮喘的鼻炎患儿。需注意可能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
3、鼻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减轻鼻腔炎症,使用前需清洁鼻腔。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同样适用于持续性症状。
4、鼻腔冲洗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适合日常护理。高渗海水喷雾对急性鼻塞效果更显著。
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观察用药反应,同时保持室内清洁、控制湿度,减少尘螨等过敏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