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萌萌
张萌萌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外伤、颌骨发育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通常表现为面部轮廓异常、咬合关系紊乱、咀嚼功能障碍等症状,可通过正畸治疗、正颌手术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的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与家族遗传有关,父母存在类似颌面畸形时,子女发病概率可能增高。遗传性颌骨发育异常通常表现为上下颌骨长度比例失调,可能伴随牙齿排列不齐。此类情况需早期进行正畸评估,青少年期可通过功能矫治器干预颌骨生长方向。

2、不良口腔习惯

长期吮指、口呼吸、异常吞咽等习惯可能导致上颌发育受限。口呼吸会使舌体位置下移,失去对腭部的生理性刺激,影响上颌骨横向发育。儿童期发现此类习惯需及时纠正,必要时使用腭屏等矫治装置,配合唇肌功能训练改善口腔环境。

3、外伤影响

儿童期颌面部外伤可能损伤颌骨生长中心,导致上颌骨发育停滞。颞下颌关节区外伤可能引起髁突吸收,造成下颌骨过度前伸。此类情况需定期监测颌骨发育状况,成年后可通过正颌手术矫正骨性畸形。

4、颌骨发育异常

先天性颅颌面发育异常如唇腭裂、颅缝早闭等疾病常伴随上颌骨发育不足。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上颌后缩伴下颌代偿性前突,表现为反颌或开颌畸形。需多学科联合治疗,早期进行骨牵引成骨术,成年后结合正颌手术重建咬合。

5、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导致长期口呼吸,可能抑制上颌骨垂直向发育。气道阻塞还会迫使下颌前伸以维持通气,形成适应性下颌前突。需先治疗原发病,改善鼻腔通气后,再通过正畸治疗协调颌骨关系。

建议存在上颌后缩下颌前突症状者尽早就诊口腔正畸科或颌面外科,儿童患者需在替牙期开始干预。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牙科检查。生长发育期患者可多食用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等,有助于颌骨正常发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人嘴唇干燥、口腔起泡该怎么办

老人嘴唇干燥、口腔起泡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口腔湿润、局部用药、补充维生素、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缺水、维生素缺乏、口腔感染、药物副作用、系统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或过咸食物,选择温软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小米粥、南瓜羹等。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蜂蜜水。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有助于修复口腔黏膜。

2、保持口腔湿润

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每日3-4次。夜间可涂抹医用凡士林或维生素E胶丸油剂预防唇部皲裂。避免频繁舔舐嘴唇,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在50%-60%。

3、局部用药

口腔疱疹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抗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西地碘含片或复方庆大霉素膜贴敷。糜烂处可短期涂抹曲安奈德口腔软膏,但须严格遵循医嘱控制使用周期。

4、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B族缺乏者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或维生素B2片。长期食欲不振的老人可短期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但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建议优先通过饮食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5、就医检查

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系统性疾病。长期服用利尿剂、抗胆碱能药物的老人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发热、大面积溃疡等伴随症状时,需进行血常规和口腔分泌物检测。

日常需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牙刷宜选软毛材质。观察记录症状变化,若3-5天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诊。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风刺激,饮食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合并基础疾病的老人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黏膜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