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尿常规显示细菌高可能由尿路感染、尿液标本污染、泌尿系统结石、糖尿病等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症状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1、尿路感染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膀胱或肾脏,可能与饮水不足、憋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
2、标本污染留取尿液时未清洁会阴或容器不洁导致细菌混入,建议家长指导孩子排尿前清洗外阴,留取中段尿并及时送检。
3、泌尿系统结石结石梗阻导致尿液滞留滋生细菌,可能与代谢异常、饮水过少有关,常伴有腰痛、血尿。需进行超声检查,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4、糖尿病血糖过高导致尿糖增多促进细菌繁殖,需监测血糖水平,控制饮食并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久坐憋尿,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若出现发热或腰痛需及时就医。
尿液发黄可能由水分摄入不足、食物色素影响、尿路感染、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水、饮食观察、抗感染治疗、肝功能检查等方式改善。
1、水分不足每日饮水量过少会导致尿液浓缩,呈现深黄色。建议每日饮用足够白开水,观察尿液颜色变化。
2、食物影响食用胡萝卜、维生素B2等含天然色素的食物可能导致暂时性尿黄,停止食用后通常恢复正常。
3、尿路感染可能与细菌入侵尿道有关,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4、肝胆病变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可能出现橙黄色尿,多伴随皮肤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水飞蓟宾等保肝药物。
持续尿黄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日常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