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急性肠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补液治疗、药物控制和休息等方式调理,通常由病原体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发病初期选择低渣流食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稀粥、软面条,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Ⅲ。
2、补液治疗腹泻导致脱水时需补充电解质,轻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重度需静脉输液。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常伴水样便和低热,可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辅助治疗。
3、药物控制细菌性肠炎需用诺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性以对症为主。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肠道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4、休息管理急性期卧床减少肠蠕动,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部分病例与应激反应相关,表现为腹痛伴焦虑,可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
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及时就医,恢复期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
刷牙干呕有血丝可能由牙龈炎、咽喉炎、鼻腔出血反流、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护理、抗感染治疗、鼻腔止血、抑酸护胃等方式缓解。
1、牙龈炎牙龈红肿出血是常见诱因,与牙菌斑堆积有关。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控制炎症。
2、咽喉炎咽喉黏膜充血时刷牙刺激易引发干呕,可能伴随咽痛。可用银黄含片、西瓜霜润喉片、蓝芩口服液缓解症状,避免用力清嗓。
3、鼻腔出血反流夜间鼻腔出血倒流至咽喉,晨起刷牙时排出。需排查高血压或鼻中隔偏曲,必要时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维生素K1注射液止血。
4、胃食管反流胃酸刺激咽喉导致黏膜损伤,常伴反酸烧心。建议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莫沙必利片,睡前3小时禁食。
持续出血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日常使用含氟牙膏轻柔刷牙,避免过烫饮食刺激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