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环境暴露、药物反应、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可抑制肺部炎症反应,改善肺泡结构。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糖和骨密度。
2、免疫抑制剂治疗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药物适用于激素无效病例,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控制病情进展。治疗中须定期检查血常规。
3、氧疗支持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要长期家庭氧疗,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在60mmHg以上。
4、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和营养支持,可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训练强度需根据肺功能评估结果个体化调整。
患者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定期复查高分辨率CT评估肺纤维化进展。
支气管炎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和呼吸衰竭,按病情进展从轻到重排列。
1、肺炎支气管炎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脓痰,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支气管炎发作会导致气道不可逆损伤,出现持续气流受限,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需长期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噻托溴铵等药物控制。
3、支气管扩张慢性炎症破坏支气管壁结构形成永久性扩张,表现为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需进行体位引流并使用祛痰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
4、呼吸衰竭严重支气管炎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表现为紫绀和意识障碍,需立即氧疗并转入重症监护。
支气管炎患者应戒烟并加强营养,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出现气促加重或发热持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