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儿童感染性发热通常持续3-5天,实际恢复时间受到感染类型、免疫状态、治疗干预、并发症等因素影响。
1、感染类型:病毒性感染如普通感冒发热多持续3天左右,细菌性感染如中耳炎可能持续5-7天。病毒性感染可对症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正常儿童发热消退较快,免疫低下患儿可能延长至1周以上。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脱水,必要时静脉补充免疫球蛋白。
3、治疗干预:及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配合物理降温可缩短病程。细菌感染确诊后需足疗程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避免擅自停药。
4、并发症:合并肺炎、脓毒症等并发症时发热可持续1-2周。家长需观察精神状态,出现抽搐、皮疹等需立即就医,可能需住院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
保持室内通风,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进食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或持续72小时未退需儿科急诊评估。
伤口不能碰水主要与感染风险增加、愈合延迟、组织损伤加重、炎症反应加剧等因素有关。
1. 感染风险水中含有细菌等微生物,接触伤口可能引发感染。保持伤口干燥可降低感染概率,必要时使用无菌敷料覆盖。
2. 愈合延迟水分会软化伤口结痂,破坏新生组织。干燥环境有助于纤维蛋白形成,促进愈合过程。
3. 组织损伤水浸泡可能导致伤口边缘发白肿胀,加重细胞损伤。清洁伤口应使用生理盐水而非普通清水。
4. 炎症反应潮湿环境会延长炎症期,增加渗出液。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外用抗菌药物。
建议伤口愈合期间避免游泳、泡澡等活动,清洁时使用防水敷料保护,出现红肿渗液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