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入伏后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入伏后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入伏后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制剂、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入伏后宝宝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汤、米糊等流质食物。避免生冷瓜果和乳制品,减轻胃肠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哺乳,母亲需忌口辛辣刺激食物。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喂食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自制淡糖盐水替代,比例为500毫升温水加1.75克食盐和10克白糖。观察宝宝尿量和精神状态,出现尿少需立即就医。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温水袋隔衣敷于宝宝脐周,每次15分钟。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可配合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此法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若发热或便血须停止使用。

4、使用益生菌

可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调节肠道菌群。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开封后需冷藏保存。益生菌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严重腹泻需配合其他药物。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需进行大便常规和轮状病毒检测。细菌感染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病毒感染可使用蒙脱石散。家长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可能加重病情。

家长需注意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避免给宝宝食用隔夜食物。保持室内26-28℃适宜温度,睡眠时穿护肚围防止着凉。记录宝宝每日排便次数和性状,就医时携带2小时内新鲜大便样本。恢复期逐渐添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富含果胶的食物,帮助大便成形。若腹泻超过1周或体重下降明显,需排查过敏或慢性肠道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1岁儿童头晕想吐是什么原因

11岁儿童头晕想吐可能与低血糖、前庭功能障碍、胃肠炎、贫血、偏头痛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低血糖

长时间未进食或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儿童可能伴随出冷汗、乏力等表现。家长需确保孩子定时进食,可随身携带饼干等健康零食。若症状反复出现,需就医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疾病。

2、前庭功能障碍

内耳前庭系统异常可能引起眩晕和呕吐,常见于良性阵发性眩晕或晕动病。儿童可能描述天旋地转感,部分伴有眼球震颤。家长应避免让孩子快速变换体位,乘车前可遵医嘱使用茶苯海明片等抗眩晕药物。

3、胃肠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胃肠炎常伴有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儿童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表现。家长需注意补液以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呕吐剧烈时可暂时禁食2-4小时。

4、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脑供氧不足,引发头晕、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儿童可能伴随注意力下降、食欲减退。家长应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必要时遵医嘱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制剂。

5、偏头痛

儿童偏头痛常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可能由光声刺激诱发。部分患儿会出现视觉先兆症状。家长需帮助孩子记录发作诱因,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保持安静环境休息。

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变化,记录头晕发作的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表现。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前往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前庭功能等检查。日常注意预防脱水,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