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冠心病

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放支架一样吗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放支架一样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放支架不完全相同,介入治疗包括多种方法,放支架是其中一种常见手段。介入治疗通过微创技术改善心脏供血,而支架植入是用于扩张狭窄血管的具体操作。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血管狭窄程度及医生评估决定。
1、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基本概念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技术进入冠状动脉,改善血流供应。常见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旋磨术等。球囊扩张通过充气球囊扩张狭窄血管,支架植入则是在扩张后放置金属支架保持血管通畅,旋磨术用于清除血管内钙化斑块。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大多数冠心病患者。
2、支架植入的作用与适应症
支架植入是介入治疗的核心手段之一,主要用于严重血管狭窄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分为药物涂层支架和裸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可减少再狭窄风险,裸金属支架适用于对药物过敏者。支架植入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适应症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冠脉综合征。
3、其他介入治疗方法
除支架植入外,介入治疗还包括球囊扩张、旋磨术及激光成形术等。球囊扩张适用于轻度狭窄患者,旋磨术用于钙化斑块严重者,激光成形术则通过激光消融斑块。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例如,球囊扩张适合年轻患者,旋磨术适合老年钙化严重者。
4、介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介入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监测支架通畅情况及药物疗效。饮食上应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胆固醇食物。运动方面建议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心理调节也很重要,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放支架是改善心脏供血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选择。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术后需严格遵守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长期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冠心病前降支狭窄的治疗

冠心病前降支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前降支狭窄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可能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药物治疗:前降支狭窄可能与血脂异常、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乏力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日、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等,用于抗血小板、降脂、扩血管。 2、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改善血管狭窄,恢复血流。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大多数患者。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通过移植血管绕过狭窄部位,重建血流通路。手术效果持久,但创伤较大,需严格评估手术风险。 4、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建议每日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5、运动康复:规律的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脏功能,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度以不引起明显不适为宜,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冠心病前降支狭窄患者需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等。运动方面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度活动量。心理上保持乐观,避免情绪波动,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