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孕妇肾衰竭可能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加重、尿路梗阻、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妊娠期特殊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需立即就医干预。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孕妇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血肌酐升高、少尿等急性肾损伤表现。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配合拉贝洛尔片控制血压,必要时终止妊娠。
2、急性肾损伤
孕妇发生严重脱水、大出血或感染性休克时,肾脏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为尿量突然减少、血肌酐快速上升,可能伴随电解质紊乱。需通过静脉补液恢复血容量,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严重时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3、慢性肾病加重
既往有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妊娠期肾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常见症状包括血压难以控制、水肿加重、血肌酐进行性升高。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贫血,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4、尿路梗阻
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或合并肾结石时,可能引起双侧尿路梗阻性肾病。表现为腰背部胀痛、无尿或排尿困难,超声检查可见肾盂积水。需留置双J管解除梗阻,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疼痛,同时预防性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5、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妊娠晚期或产后可能突发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急性肾衰竭三联征。需尽快进行血浆置换治疗,配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免疫反应,同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
孕妇出现乏力、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需及时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日常需保证充足休息,严格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产检时需完善尿常规和血肌酐检查,合并慢性肾病的孕妇妊娠前应进行肾功能评估。任何肾功能异常表现均需立即就诊,由产科和肾内科医生联合制定治疗方案。
尿毒症患者不一定会出现浮肿,具体是否浮肿与病情严重程度、肾脏功能损害情况等因素有关。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主要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进展而来。
部分尿毒症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浮肿症状。这类患者通常肾脏排水功能尚未完全丧失,体内水分仍能通过残余肾单位排出。但随着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血压升高等表现。此时通过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入量等措施,仍有可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多数尿毒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症状。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严重受损,体内多余水分和钠离子无法有效排出,导致水钠潴留。浮肿多从眼睑和下肢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这类患者往往伴随少尿或无尿、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尿毒症典型症状,需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尿毒症患者无论是否出现浮肿,都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日常需注意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等,避免高钾、高磷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度活动,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浮肿加重、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