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掉进膀胱里能排出来吗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输尿管结石掉进膀胱里能排出来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亚铃
刘亚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输尿管结石掉进膀胱后通常可以自行排出,但具体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位置。结石较小且无其他并发症时,多喝水、适当运动有助于排出;若结石较大或引发症状,需就医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1、结石排出的可能性
输尿管结石掉入膀胱后,排出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结石进入膀胱后,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多喝水、增加尿量是促进排石的关键措施。适当运动如跳跃、跑步等,有助于结石移动并排出。
2、促进结石排出的方法
- 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3升,增加尿量有助于冲刷结石。
- 运动辅助:跳跃、跑步等运动可借助重力作用帮助结石移动。
-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或利尿剂,帮助放松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
3、需要就医的情况
若结石较大(超过5毫米)或引发严重症状如血尿、排尿困难、剧烈疼痛等,需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击碎,便于排出。
- 输尿管镜碎石术(URS):通过内镜将结石取出或击碎。
- 膀胱镜取石术:直接通过膀胱镜取出结石。
4、预防结石复发的建议
- 饮食调整: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的摄入,控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
- 定期检查:有结石病史者应定期进行尿液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输尿管结石掉入膀胱后,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方式排出,但需根据结石大小和症状采取相应措施。若症状严重或结石较大,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结石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硬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肾硬化可能由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炎、遗传性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血管介入治疗、肾移植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表现为夜尿增多、蛋白尿。治疗需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同时限制钠盐摄入。血压达标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2、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期肌酐升高。除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外,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3、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缺血性萎缩,常见于老年人,伴有下肢动脉斑块。确诊需肾动脉造影,轻症可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重度狭窄需球囊扩张术改善血流。

4、慢性肾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硬化,表现为血尿、水肿。病理分型决定治疗方案,膜性肾病可选用他克莫司胶囊,IgA肾病需配合泼尼松片治疗。活检是确诊金标准。

5、遗传性肾病

多囊肾等遗传疾病导致肾实质逐渐被囊肿取代,伴随腰痛、高血压。目前无特效药物,托伐普坦片可减缓囊肿增长,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直系亲属应进行基因筛查。

肾硬化患者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月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出现乏力、恶心等尿毒症症状需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低于130/80mmHg。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