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输尿管结石

运动过后尿血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运动过后尿血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运动后尿血可能与剧烈运动导致的膀胱黏膜损伤、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等因素有关。运动后尿血可通过休息观察、抗感染治疗、排石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剧烈运动

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膀胱黏膜机械性损伤,表现为运动后短暂性血尿。这种情况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血尿可在24-48小时内自行消失。建议暂停剧烈运动,适当补充水分,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持续血尿超过48小时或伴有排尿疼痛,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在运动时可能因体位改变发生位移,划伤尿路黏膜导致血尿。常伴随患侧腰部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确诊需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或CT检查。治疗可选用排石颗粒配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扩张输尿管,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3、泌尿系统感染

运动后免疫力暂时下降可能诱发膀胱炎或肾盂肾炎,表现为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治疗期间需多饮水,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

4、肾小球肾炎

运动可能加重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出现血尿伴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需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治疗常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环磷酰胺片进行免疫抑制,同时限制食盐摄入。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形式的剧烈运动。

5、泌尿系统肿瘤

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脆弱,运动时可能因摩擦出血。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血尿。诊断依赖膀胱镜检查和增强CT。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疗。

运动后出现血尿应记录血尿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运动前后尿液对比照片。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长时间骑行等会阴部受压运动。建议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方式,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热身和放松。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有肿瘤家族史者需加强随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血会自己流到内裤上吗

尿血可能会自己流到内裤上,具体是否流到内裤上与出血量、排尿姿势以及内裤材质等因素有关。尿血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

尿血时若出血量较少,血液会与尿液混合后排出,可能不会直接沾染内裤。这种情况下,血液通常均匀分布在尿液中,肉眼可见尿液颜色变红或呈洗肉水样。患者可能仅在马桶或便池中发现异常,内裤上无明显血迹。但若排尿后未及时清洁,残留的带血尿液仍可能渗透到内裤上。

当出血量较大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时,血液可能未充分与尿液混合即排出,形成肉眼可见的血块或鲜红色尿液。此时血液更容易直接沾染内裤,尤其在女性蹲位排尿或男性站立排尿时。部分内裤材质吸水性较差,也会增加血液残留的概率。此外,夜间无意识排尿或尿失禁患者,带血尿液可能直接浸湿内裤而不自知。

发现尿血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减少泌尿系统摩擦。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记录尿血发生频率、伴随症状及尿液颜色变化,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以免掩盖病情。饮食上多喝水稀释尿液,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