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胃肠检查除肠镜外还可选择胃镜、胶囊内镜、钡餐造影、腹部CT或MRI等方法。
1、胃镜:通过口腔插入内镜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等疾病的诊断。
2、胶囊内镜:吞服微型摄像胶囊可拍摄小肠影像,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克罗恩病等检查。
3、钡餐造影:口服硫酸钡后通过X线观察消化道形态,可筛查食管狭窄、胃下垂等结构异常。
4、影像学检查:腹部CT或MRI能显示胃肠壁增厚、肿瘤等病变,对肠梗阻、腹腔转移瘤评估具有优势。
根据具体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检查方式,检查前需遵医嘱做好肠道准备或空腹准备。
吃水果后腹痛腹泻可能与果糖不耐受、膳食纤维刺激、食物过敏或肠易激综合征有关,可通过调整水果种类、少量多次进食、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 果糖不耐受部分人群肠道缺乏果糖转运蛋白,摄入苹果、梨等高果糖水果后未吸收的果糖在肠道发酵产气,刺激肠蠕动加快。建议选择草莓、蓝莓等低果糖水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调节菌群。
2. 膳食纤维刺激猕猴桃、火龙果等富含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水果可能机械性刺激胃肠黏膜,加速肠道排空。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去皮食用或选择香蕉、木瓜等低纤维水果,症状明显时需排除慢性肠炎可能。
3. 食物过敏芒果、菠萝等含组胺或蛋白酶的水果可能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除腹痛腹泻外常伴皮肤瘙痒。家长需记录儿童进食后的反应,急性发作期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外用炉甘石洗剂。
4. 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敏感人群进食生冷水果可能诱发肠道痉挛,疼痛多位于脐周且排便后缓解。建议避免空腹食用冷藏水果,症状持续需完善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曲美布汀调节动力。
每日水果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00-350克,腹泻期间可暂时用蒸熟的苹果替代生果,持续症状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