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怀孕可能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但并非所有孕妇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与孕期体重增加、激素变化和姿势改变有关,多数症状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严重时需医疗干预。
孕期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韧带松弛,腰椎稳定性下降,可能使原有的椎间盘突出症状加重。随着胎儿发育,孕妇腹部前凸使腰椎前倾,增加椎间盘压力。部分孕妇因核心肌群薄弱,无法有效分担脊柱负荷,可能诱发或加重腰痛症状。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直接增加腰椎负担,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可能超过代偿能力。部分孕妇因活动量减少导致腰背肌肉萎缩,进一步降低脊柱支撑力。
少数孕妇可能因严重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既往有腰椎损伤史的孕妇复发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伴随马尾神经受压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巨大胎儿或多胎妊娠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需警惕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紧急情况。妊娠晚期子宫增大可能改变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加重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建议孕妇避免久站或久坐,使用托腹带分担腰部压力,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并在膝间垫枕。可进行孕期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但需避免弯腰或扭转动作。若出现持续下肢麻木、肌力下降或排尿困难,应立即就诊骨科和产科。产后6周可逐步开始康复训练,多数患者症状会随激素水平恢复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