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低热、反复口腔溃疡、体重快速下降、皮肤真菌感染等,病情发展可能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发病期三个阶段。
1. 急性期: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或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
2. 无症状期:此阶段可持续数年,患者无明显不适,但病毒持续破坏免疫系统,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反复的阴道真菌感染或盆腔炎症。
3. 发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后会出现机会性感染,表现为持续腹泻、肺炎、结核病等,女性患者可能伴随宫颈癌等恶性肿瘤风险显著增加。
4. 皮肤表现:晚期常见顽固性皮肤病变,包括带状疱疹、严重痤疮、卡波西肉瘤等皮肤肿瘤,口腔和生殖器部位可能出现白斑或溃疡。
出现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或反复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测,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并避免生冷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口腔念珠菌病、毛状白斑、卡波西肉瘤、口腔溃疡等舌部病变,这些症状按感染进程从轻到重排列。
1、口腔念珠菌病:舌面覆盖白色伪膜,刮除后可见充血创面,与免疫缺陷导致真菌感染有关,需使用氟康唑、制霉菌素含漱液、克霉唑口腔贴片等抗真菌药物。
2、毛状白斑:舌侧缘出现无法刮除的白色绒毛状病变,由EB病毒激活引起,可局部应用鬼臼毒素或进行激光治疗,同时需加强抗病毒治疗。
3、卡波西肉瘤:舌体出现紫红色结节或斑块,属于艾滋病相关肿瘤,需进行化疗或局部放疗,配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控制病毒载量。
4、顽固性溃疡:舌面深大溃疡长期不愈,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相关,需采用沙利度胺、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等治疗,同时纠正营养不良。
艾滋病患者出现舌部病变需定期口腔检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重建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