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老年人韧带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韧带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关节退变、外力撞击、慢性劳损、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伤关节,避免负重行走。膝关节损伤可使用拐杖辅助,踝关节损伤建议穿戴护踝。制动时间一般为2-4周,严重者需延长至6周。期间可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肌肉萎缩。
2、冷敷热敷
损伤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疼痛。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热水袋或红外线理疗仪,温度控制在40-45℃。冷热交替敷法能加速组织修复,每日可重复3-4次。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口服抗炎药,或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肿胀可配合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骨质疏松患者需加用碳酸钙D3片预防二次损伤。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物理治疗
恢复期采用超声波治疗促进韧带修复,每次10-15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可增强肌肉力量,每周3次。水中运动疗法能减轻关节负担,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这些治疗需持续4-8周才能显现效果。
5、手术治疗
对于完全断裂或合并关节不稳的Ⅲ度损伤,需行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多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踝关节常用异体肌腱修复。术后需佩戴支具6-8周,配合系统康复训练。高龄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耐受性。
老年人韧带修复能力较差,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60克优质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可进行直腿抬高、踝泵等低强度训练,避免突然扭转动作。建议每2周复查一次,若出现关节错动感应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可通过气压治疗仪辅助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