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卵巢癌在B超检查中通常表现为盆腔内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内部回声杂乱伴血流信号异常。卵巢癌的超声特征主要有囊实性混合回声、乳头状突起、分隔增厚、腹水征象及血流阻力指数降低。
1、囊实性混合回声
卵巢癌典型表现为囊性与实性成分混杂的肿块,实性部分呈结节状或菜花样凸起,边界模糊不清。囊性区域可能出现絮状沉积物或漂浮光点,与良性囊肿的单纯液性暗区形成对比。此类表现与肿瘤细胞无序增殖、坏死液化有关,需结合肿瘤标志物进一步鉴别。
2、乳头状突起
肿块内壁可见多发乳头状或指状突起,表面凹凸不平,基底较宽。乳头结构内可检测到丰富血流信号,提示肿瘤血管生成活跃。该特征在浆液性囊腺癌中尤为显著,需注意与卵巢畸胎瘤的毛发团强回声相区分。
3、分隔增厚
多房性囊肿中分隔厚度超过3毫米或呈结节样增厚时需警惕恶性可能。恶性分隔常伴有微钙化点,血流频谱显示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黏液性囊腺癌常见此表现,需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均匀薄壁分隔鉴别。
4、腹水征象
盆腔或腹腔出现无回声液性暗区,深度超过3厘米时提示肿瘤腹膜转移可能。恶性腹水多伴有肠管粘连固定、大网膜增厚呈饼状改变。该表现属于晚期征象,需联合CT评估腹膜种植情况。
5、血流阻力指数降低
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血流丰富,动脉频谱阻力指数小于0.4,反映肿瘤新生血管缺乏平滑肌层。但需注意黄体囊肿等生理性病变也可能出现低阻力血流,应结合月经周期判断。
建议存在上述B超异常者尽快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增强影像学检查。日常需关注腹胀、尿频等非特异性症状,4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做妇科超声筛查。确诊患者需避免高脂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术后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