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新生儿泪腺不通可通过按摩治疗、抗生素滴眼液、泪道冲洗、手术探通等方式治疗。泪腺不通通常由先天性泪道发育不全、鼻泪管膜未破裂、继发感染、泪囊炎等原因引起。
1、按摩治疗家长需用洗净的手指沿鼻梁向鼻翼方向轻柔按摩泪囊区,每日重复进行数次,有助于机械性冲破鼻泪管下端残膜。
2、抗生素滴眼液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控制继发性炎症反应。
3、泪道冲洗保守治疗无效时需就医行生理盐水泪道冲洗,通过液体压力疏通阻塞部位,操作需由专业眼科医师完成。
4、手术探通顽固性阻塞需行泪道探通术,用探针解除膜性粘连,该治疗可能与先天性泪道畸形有关,表现为持续溢泪、眼睑湿疹等症状。
家长需每日用无菌棉签清洁宝宝眼部分泌物,按摩时注意指甲修剪,若三个月未缓解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就诊。
婴儿吃完奶就吐可能与喂养姿势不当、进食过快、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控制进食速度、改变体位、更换配方奶粉等方式缓解。
1、喂养姿势不当喂奶时婴儿头部位置过低或平躺容易导致吐奶。建议家长采用45度角斜抱姿势喂奶,喂完后竖抱拍嗝15分钟,帮助胃内空气排出。
2、进食过快奶流量过大或婴儿饥饿时急促吮吸会导致吞入过多空气。家长需选择合适流速的奶嘴,分段喂养控制速度,每喂3-5分钟暂停拍嗝。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频繁吐奶伴哭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甲硅油混悬液、铝碳酸镁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进行食管pH监测。
4、牛奶蛋白过敏配方奶粉喂养婴儿可能出现呕吐伴湿疹、腹泻。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
日常注意记录吐奶频率和性状,避免过度喂养,喂奶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若出现喷射性呕吐或体重不增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