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脓肿破溃后流出的脓液和血液可通过清洁消毒、局部用药、加压包扎、口服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应对。脓肿破溃通常与细菌感染、局部炎症反应、组织坏死等因素相关,可能伴随红肿热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1、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溶液冲洗创面,清除表面脓血混合物。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破损皮肤,冲洗后可用无菌纱布蘸干水分。每日重复进行2-3次清洁,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有助于防止继发感染。对会阴部脓肿需采用坐浴方式清洁。
2、局部用药
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控制感染。较大创面可覆盖银离子敷料促进愈合。使用药物前需确认无过敏史,涂抹药膏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禁止自行使用粉剂撒在创面上。
3、加压包扎
清洁上药后用无菌纱布叠成厚度适中的敷料覆盖创面,弹性绷带施加适当压力包扎。压力以不影响远端血运为宜,每日更换1-2次敷料。面部等特殊部位可采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
4、口服药物
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口服抗生素。伴有明显疼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使用抗生素需完成规定疗程,期间禁止饮酒。胃肠敏感者建议餐后服药。
5、就医处理
当出现持续发热、创面恶臭、脓液呈绿色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就医进行脓腔引流或清创手术。深部脓肿可能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严重者需住院静脉用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监测血糖。
日常应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挤压未成熟脓肿。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温和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撕裂。观察3天后若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