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麻醉针针眼处起大疙瘩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麻醉针针眼处起大疙瘩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麻醉针针眼处起大疙瘩可能与局部组织反应、过敏反应、感染、血肿或瘢痕增生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冷敷、抗过敏治疗、抗感染处理、穿刺引流或瘢痕软化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抓挠或自行处理。

1. 局部组织反应

麻醉药物注射后可能刺激皮下组织,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形成硬结。通常表现为针眼周围轻微红肿、触痛,无发热或脓液。可用冷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避免按压或摩擦,一般1-3天可自行消退。

2. 过敏反应

对麻醉药物或辅料过敏可能引发丘疹样皮疹,伴随瘙痒或灼热感。严重时可出现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需立即停用可疑过敏原,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必要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3. 感染

针眼处细菌感染可形成红色炎性硬结,伴随跳痛、化脓或发热。常见于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需取分泌物培养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配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抗感染。

4. 血肿形成

注射时损伤毛细血管会导致皮下淤血积聚,形成紫红色包块伴压痛。小血肿可自行吸收,大血肿需无菌穿刺抽吸。早期冷敷止血,48小时后热敷配合云南白药气雾剂促进消散,避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

5. 瘢痕增生

体质敏感者可能在针眼处形成增生性瘢痕,表现为突出皮面的硬疙瘩,可能伴瘙痒。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软化瘢痕,配合硅酮凝胶敷料加压治疗。瘢痕体质者应提前告知医生,避免重复穿刺同一部位。

术后需保持针眼处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1-2次,观察红肿是否扩大。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摩擦出血,饮食宜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如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疙瘩快速增大,应立即返院检查。瘢痕增生者可咨询皮肤科进行激光或冷冻治疗,日常使用医用弹力套压迫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假性远视怎么治疗?

假性远视可通过调节训练、佩戴矫正眼镜、药物治疗、视觉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假性远视通常由睫状肌痉挛、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屈光不正、眼部发育异常、遗传等因素引起。

1、调节训练

通过交替注视远近目标帮助放松睫状肌,如每日定时进行5米外物体与30厘米近物交替注视,每次持续10-15分钟。该方法适用于早期睫状肌紧张导致的视力模糊,可配合眼部热敷增强效果。训练期间需保持环境光线充足,避免训练过度导致眼疲劳。

2、佩戴矫正眼镜

验配适度凸透镜片可暂时缓解视物模糊症状,适用于学习或工作时使用。镜片度数需通过专业验光确定,通常低于实际屈光度数以避免依赖。矫正眼镜可能伴随轻微头晕等不适,多数在1-2周内适应。需每半年复查视力变化情况。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可松弛睫状肌,缓解调节痉挛;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眼肌调节功能;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用于重度痉挛情况。药物可能引起瞳孔散大、畏光等反应,使用期间避免驾驶操作。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药周期。

4、视觉训练

采用反转拍、聚散球等工具进行集合功能训练,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持续3个月以上可增强双眼协调能力。训练需保持头部固定,配合呼吸节奏。该方法对伴有集合功能不足者效果显著,但需专业人员指导避免错误训练加重症状。

5、手术治疗

准分子激光手术或人工晶体植入适用于成年后度数稳定者,可矫正屈光状态但无法改善调节功能。术前需全面检查排除圆锥角膜等禁忌症,术后可能出现干眼、眩光等并发症。手术不能预防复发,仍需注意用眼卫生。

假性远视患者应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至40分钟休息10分钟,阅读距离保持33厘米以上。饮食中增加深色蔬菜、鱼类等富含叶黄素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定期进行专业视力检查,儿童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调节功能变化。出现眼胀头痛等症状加重时需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